摄影师李明保1955年生于山西省离石县,受山西石窟文化的熏陶,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创造能力,在国学、诗文、书法、字画、写作、摄影等各种领域均有建树,尤擅长摄影,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家。他是世界教科文卫组织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,同时也是北京书美影画院终身名誉院长,这些成就彰显了他对世界艺术的卓越贡献,同时也深化了他对艺术灵气化与具象化的双重追求。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故作高深,李明保的摄影作品纯净简单,凝结着他历久弥新的摄影技术与生活经历。阅历的丰富使得他的摄影作品具有时光的印记和文化的积淀,实现了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灵气化和“不深不浅种荷花”的具像化。不论是书画还是摄影,都讲究天人合一,但凡是心灵繁杂之人,都难以描绘或拍摄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。但李明保的作品却有荡涤人心,发人深省的震撼力量,足以见其内心的纯粹与赤诚。
李明保的摄影创作,相比于同类作品,更加明朗、质朴、富于意境和内涵。他的构图与取景异曲同工,别具风格。无论是山水湖光、建筑装饰,还是人物写实,都能以小见大,从细枝末节入手,囊括的却是世间万物。以一山一水,反映祖国的大好河山;以一砖一瓦,印刻城市的宏伟辉煌;以一眉一眼,浸染百姓的平安喜乐。这张照片,以壮观巍峨的建筑物为主体,色彩纯净悠远,远处白云缭绕,近处房屋耸立,墙壁上砖瓦的纹理清晰可见,天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,一静一动,相得益彰,给观者营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朗之感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建筑物的巧夺天工,在这张照片中展露无遗。
世界是梦幻而又真实的,生活是浪漫而朴素的,在李明保的摄影作品中,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,展望着国家的未来和文明的进程。这一张委婉长城图,闪耀着历史的光辉。长城连绵不绝,随山色延伸至无尽的远方,周围尽是翠色欲滴,以饱满的绿色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,映入观者眼帘的,是力与美的完美融合,是角度与取景的相辅相成,是构图与勾勒的异曲同工。作者们大都借作品来抒发感慨,诉其衷肠,一个连艺术创作都心系祖国和人民的创作者,可见其满腔的正直与热情。
一个真正的艺术家,对于艺术的追求一定是永无止境的,摄影也是如此。认真欣赏李明保的作品,我发现了他在构图方面的不断变化。从一开始的均衡式构图,到后来的对称式构图,再到现在的小品式构图,拍摄手法日益精进娴熟,拍摄难度也不断上升。曾有著名的美学评论家说:“一个令人景仰的艺术家,他的艺术作品给人的感觉一定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缓缓上升。因为只有这样,艺术才是动态发展的。
俗话说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可能在外行人看来,摄影不过是咔嚓一声的快门,留下的也单是一幅画报,但内行人却知道,这样的一幅画报凝结的是创作者心血和心绪。创作者的基本功、拍摄方式、拍摄手法、构图方式、文化积淀以及精神寄托,就在那一瞬间,融合在作品中了。李明保曾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摄影考究的不仅仅是技术上是否高超,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是否充实。”在他看来,技术虽然重要,但作品的内涵更具说服力。真正的摄影作品,绝不是一幅空洞的模子,而是反映世间万象的“镜子”,这面“镜子”引领人们回望过去,面对现在,展望未来。而李明保的摄影作品,正是时代的缩影,正是洗涤人心的“镜子”。